教学视频下载|视频教程下载_学艺网

标题: 朗诵语言表演考级七级抽读篇目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小宇    时间: 2012-3-21 10:47
标题: 朗诵语言表演考级七级抽读篇目
明日歌
(明 钱鹤滩)
明日复明日。
明日何其多!
我生待明日,
万事成蹉跎。
世人苦被明日累,
春去秋来老将至。
朝看水东流,
暮看日西坠。
百年明日能几何?
请君听我《明日歌》。
这首通俗的古体诗,虽有说教意味,但很有感情。朗诵时应以正式的规劝语气为主,但要动之以情。除了逻辑重音以外,要强调感情重音“何其”、“万事”,才能显出规劝的诚心和恳切。前四句五言后稍作停顿,转入七言的规劝要更加苦口婆心;后面两句五言,节奏可加快,使全诗的朗诵富于变化。第二次七言,不要随意处置,要更加语重心长。
长歌行
(汉乐府)
青青园中葵,
朝露待日晞。
阳春布德泽,
万物生光辉。
常恐秋节至,
焜黄华叶衰。
百川东到海,
何时复西归?
少壮不努力,
老大徒伤悲。
这首乐府诗,语句规整,每句五言,可按五绝二二一的节拍朗诵,但也可以在这种大前提下,按照诗句中的意思归并语节,使词语的音长稍加变化,如“德泽”、“光辉”;“秋节”、“华叶”,在五个字的位置不同,但本身是一个词语,应在朗诵时使其词语完整突出。这样也可以使整首诗的朗诵听起来更为活泼。最后两句已经成了流传百世的箴(zhēn)言,要郑重、清晰,诚恳地朗诵。
赋得古原草送别
(唐 白居易)
离离原上草,
一岁一枯荣。
野火烧不尽,
春风吹又生。
远芳侵古道,
晴翠接荒城。
又送王孙去,
萋萋满别情。
这首五言律诗,形象生动,对仗工整,声韵悦耳,情景交融,深受大家喜爱。前六句描写古原上的野草蓬勃茂盛生长的景象,充满生机,充满希望。后两句转而抒发送别友人的深情,伤情中也包含着对友人犹如青青野草一样绵绵不绝的深厚情谊。所以虽是送别,但全诗是乐观而充满阳光的。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两句,更因其内涵的延伸,寓意的深刻,成为常被引用的格言。朗诵时要舒展,要热情,要赞颂。
春望
(唐 杜甫)
国破山河在,
城春草木深。
感时花溅泪,
恨别鸟惊心。
烽火连三月,
家书抵万金。
白头搔更短,
浑欲不胜簪。
这是杜甫的名诗,韵律合谐,对仗工整,感情深厚。基本上是二、三节拍。前两句借景抒情,深沉悲哀;三、四句用拟人的方法,以花、鸟之美反衬“感时”和“恨别”,朗诵时在悲、忍之中突出“花”和“鸟”字;第五句压抑地朗诵,表现对长期战争的不满;第六句“家书”后稍停顿,强调“万”金,表明对亲情的思念和重视,要朗诵得比较激动;最后两句很形象,要悲伤地表现,重音在“更”。“浑欲”后压住哭腔地停顿,然后欲哭不忍地朗诵出最后三个字。
卜算子·咏梅
(毛泽东)
风雨送春归,
飞雪迎春到。
已是悬崖百丈冰,
犹有花枝俏。
俏也不争春,
只把春来报。
待到山花烂漫时,
她在丛中笑。
这首词创作于1961年,是“读陆游咏梅词,反其意而用之”(引用作者原序,陆游原词见本级练习篇目)。与陆游的原词一样,这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,但显然比陆游的词更高远了许多,不仅没有了不得志的哀怨,更表明了一代人应崇尚的气节和品格。全篇歌颂了梅花的高贵品质,上阕写梅花独立于冰雪的顽强个性,下阕转而颂扬了梅花不妒群芳不争春的谦逊本色。喻示着做人既要勇于拼搏,又要把个人置于民众之中的精神,朗诵时要把这种精神充分表达出来。上阕在表现严峻冬天以外,更要把“冬天已经到了,春天还会遥远吗”的预示和希望表现出来,同时要使最后一句突出并立住;下阕语气要转为轻松谦虚,以欣赏和赞颂的语调朗诵“她在丛中笑”。全篇朗诵要不失优美、舒展和赞叹。
满江红
(南宋 岳飞)
怒发冲冠,
凭阑处、
潇潇雨歇。
抬望眼,
仰天长啸,
壮怀激烈。
三十功名尘与土,
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
空悲切。
靖康耻,
犹未雪;
臣子恨,
何时灭。
驾长车,
踏破贺兰山缺。
壮志饥餐胡虏肉,
笑谈渴饮匈奴血。
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
朝天阕。
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。全篇风格豪迈悲壮,语言朴实粗犷,鼓舞士气,激奋人心。朗诵时应如江河直泻,气势磅礴。起句一个“怒”字,应突然爆发,气壮山河,奠定全篇朗诵激昂的基调。上阕结束句“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”既是自勉,又是勉人,已成经典箴言,要发自内心,满怀激情又诚恳地朗诵。下半阕的前四句,要咬住牙,字字用力,抒发内心的忧愤。后面几句,表现了作者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,朗诵时要有气冲霄汉的气势,也要带着对敌人的蔑视。最后两句,语调可转为相对平和但很坚决,表达作者报效国家和朝廷的一片赤子之心。


作者: 陈雨婷    时间: 2014-7-23 16:16
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:)




欢迎光临 教学视频下载|视频教程下载_学艺网 (http://jiaoxue.81art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2.5